唤醒资源兴产业!驻新兴县水台镇工作队因地制宜推动镇域全面振兴
在云浮市新兴县水台镇中心,一口长期荒废的天然温泉眼,如今正迎来新生。2024年7月,广东省公安厅牵头、广东警官学院作为组团单位的驻新兴县水台镇镇帮镇扶村工作队进驻水台,“水台镇的自然资源丰富,区位优势良好,但许多资源都像这口温泉一样,长期未被挖掘。”工作队队长揭卫权和队员们敏锐地意识到水台镇的“金山银山”正待唤醒。
工作队队员工作日常。
一年多来,工作队以扎实的脚步丈量民情,以创新的思路激活乡村,推动水台镇在产业发展、民生改善、乡村治理等方面实现显著提升,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文旅融合添动能 强村富民谱新篇
水台镇坐拥温泉、生态与文化的独特资源,如何将“沉睡资产”转化为发展动能,是工作队着力破解的课题。以发展农文旅产业为引擎,一场资源盘活与乡村振兴的实践在全镇铺开。
“我们计划投入350万元,打造全省首个圩镇免费温泉公园,建设大型泡脚亭等设施,预计明年上半年建成开放。”队长揭卫权展望道:“水台镇是大湾区进入云浮的第一站,我们希望借此吸引各地游客,把温泉小镇的知名度打出去。”
温泉公园规划设计图。
文旅动能不仅体现在景区建设,更延伸至村庄肌理。在水台镇奄村,工作队推动成立云浮市首家“强村公司”,通过整合土地资源、对接国家级销售平台,已为村集体增收20万元。同时,奄村河堤修复工程有效治理了内涝问题,盘活160余亩撂荒耕地,引进丝苗米企业落地,昔日“水泡田”变成“丰收地”。此外,通过与广州美术学院、香云纱企业合作,奄村正逐步构建集研学、非遗体验、休闲观光于一体的农文旅综合体,实现深度融合发展。
粉葛延链提效益 特色产业焕新生
水台镇盛产粉葛,但过去多以初级加工品如葛根粉、葛根茶等形式销售。工作队进驻后,将葛根产业作为突破口,着力提升粉葛产业附加值,推动产业链纵深发展。
“我们结合当地特色打造了‘葛根饮料’品牌‘葛纯’‘葛爽爽’,今年一月份投入生产,销量已突破750万元。”揭卫权介绍。饮料生产线的引入,不仅让粉葛收购价从每斤2元提高到5元,更带动种植面积从800亩扩展至1000亩,辐射至新兴县东成镇、稔村镇及肇庆封开县等地。
产业链的延伸并未止步。工作队推动研发出葛根酸奶等创新产品,并计划开发葛根饼干、米粉等深加工产品。与此同时,广东省首届葛根产业发展研讨会、水台镇葛根产业发展推进会的召开,进一步推动“南葛文化”从田间走向市场。“葛根有几千年历史,我们想把它擦亮做强,在水台打造葛根文化推广基地。”揭卫权说。如今,葛根产业已逐步成为水台镇的亮眼名片。
9月27-30日,2025年广东省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多元主体协同发展推介会暨“千镇万品”进湾区活动将在广州市北京路步行街举行。届时,驻水台镇工作队将携葛根饮料、富硒农产品等特色产品亮相展会,进一步推动“水台好物”走进湾区、走向更大市场。揭卫权表示:“我们期待通过展会链接更多资源,让水台的好产品被更多人看见。”
民生实事暖人田 美丽乡村底色足
乡村振兴的成果,最终要落在百姓的获得感上。工作队从教育、便民等环节入手,推动民生服务提质增效。
在水台镇中心小学,工作队协调35万元帮扶资金购置280多套新课桌椅,并修建风雨长廊,解决学生雨天出行难题。布茅村小学操场排水渠改造工程也通过广东警官学院的资金支持启动招标,未来将彻底解决积水问题。
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办证远、跑腿累”问题,工作队推动在圩镇核心区建设“圩镇会客厅”,把行政服务前移至村民家门口。“水台镇离县城30公里,老百姓办证来回需要半天。以后他们在家门口就能办理,既便利了群众,也减轻了县城行政中心的压力。”揭卫权说。此外,平安公园建设、乡村绿美工程、文化下乡活动等举措,也逐步补齐了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短板,为水台人民的乡村生活注入更多色彩。
工作队组织文化下乡活动。
从葛根饮料的产销两旺,到温泉公园的蓝图初现;从强村公司的破冰探路,到便民服务的落地生根。驻水台镇工作队的每一步足迹,都生动诠释着“百千万工程”在水台的实践与成效。展望未来,工作队也将继续积极搭建更广阔的合作平台。
9月27日,为期四天的2025年广东省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多元主体协同发展推介会暨“千镇万品”进湾区活动将在广州市北京路步行街举行。届时,驻水台镇工作队将携葛根饮料、富硒农产品等特色产品亮相展会,进一步推动“水台好物”走进湾区、走向更大市场。揭卫权表示:“我们期待通过展会链接更多资源,让水台的好产品被更多人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