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金花

网站地图 | 简体版 | 繁體版 | 无障碍 | 手机端
手机端二维码
| 微信
微信二维码
网站支持IPv6
扎金花 > 专题中心 > 最新专题 > 农业技术推广专栏 > 农业技术

广东甘薯品种与健康栽培技术

时间:2025-07-29 09:00 来源:本网
字体 分享到: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甘薯生产国,鲜甘薯产量占世界总产量50%以上。广东属热带、亚热带气候区,甘薯种植季节长,部分地区一年四季均可种植,是全国第四大甘薯种植省份。

  一、广东特色甘薯品种

  广东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和资源优势,也是我国最早开展甘薯选育种工作的省份之一,育种成效显著,先后育成了大量甘薯新品种。资料显示,普宁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培育的“普薯32”和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培育的“广薯87”分别为全国甘薯种植面积第一和第二大品种。

  (一)“普薯32”。“普薯32号”因酷似西瓜瓤的果皮,它有一个更亲切的名字“西瓜红”。1996年普宁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承担了广东省“九五”重点科技项目“优质丰产抗病甘薯良种选育”,育成“普薯24”通过了广东省品种审定、国家品种审定。在此基础上,用“普薯24”为母本,以从徐州甘薯中心引进的早熟优质高胡萝卜素甘薯品种“徐薯94/47-1”为父本进行杂交,最终育成早熟、丰产、优质、高胡萝卜素、薯形美观的甘薯新品种“普薯32号”。2021-2024连续4年被定为广东省农业主导品种,2023年“普薯32号”作为全国唯一一个鲜食型甘薯品种入选国家农业主导品种。据统计,“普薯32号”在全国累计推广面积超2000万亩,经济产值超800亿元。

普薯32号。

  (二)“广薯87”。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先后收集近2000份甘薯资源,建立了国家种质广州甘薯圃,从事优质专用型甘薯新品种选育的同时,逐步确定了优质鲜食型、淀粉型、花青素型、胡萝卜素型和叶菜型等专用型甘薯育种目标。“广薯87”为广薯69和广薯70-9等10个父本群体杂交选育而成,具有高产、稳产、优质、广适、短蔓、分枝多等诸多优点,2006年通过国家品种鉴定和广东省品种审定,2018年通过国家品种登记。2008—2021年连续14年列为广东省甘薯主导品种。在广薯87的基础上,先后培养出适合鲜食的优质品种广薯133、广薯248等,紫色优质品种广紫薯8号、广紫薯10号等系列。

广薯87号。

  二、甘薯健康栽培技术

  甘薯为无性繁殖作物,以种苗繁育为主。老苗的长期使用容易导致品种退化及病虫害的累积,造成病毒病大面积感染现象,进而加大农药肥料使用,增加生产成本。脱毒种苗是助力高产和生产稳定的关键,使用健康及配套栽培技术,增产幅度可达20%-50%。技术要点如下:

  (一)选田深耕,作垄培肥

  种植甘薯建议选择土壤疏松、排水良好且中等肥力水平或以上的沙质壤土或壤土进行种植。先用拖拉机旋耕碎土,再犁成垄,垄心施用有机质土杂肥或将稻草压于垄底加草木灰作为底肥,以培肥土壤,再培成深沟、高垄、饱腰的薯垄。一般垄距1.1m(包括垄沟)、垄高30~40cm为宜。

  (二)采苗消毒,育苗栽插

  应采健康种薯生产种苗顶端第一段苗(约25cm长,有6~8个节),剔除弱苗,保持薯苗新鲜。在栽插前可用杀菌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2000倍液或用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浸苗基部(5~10cm)10min,药液可以连续应用10次左右。

  苗期肥水条件好、需要增加结薯个数,降低大薯率的可采用水平扦插法、船底形栽法或压藤插法;提高大薯率或提高苗期抗旱性的宜采用斜插法。干旱时扦插土壤可先浇水后插苗,待窝水渗净后再封土,扦插后保持薯苗直立。一般情况下,薯苗插入泥土3~5节,栽插后淋足定苗水,确保薯苗成活率。栽插密度应根据土壤肥力、生育期、栽培目标来确定,以每667m2栽插2800~3300株为宜。甘薯春植选择在3月底~4月初栽插;夏植选择在5月中旬~7月中旬进行;秋植选择在立秋前后种植;冬植选择在11月中旬至12月上旬栽插。

  (三)查苗补苗,中耕管理

  栽插一周后查苗补苗,去除弱、病虫危害苗,选用壮苗补苗。补苗时宜选择雨天或阴天傍晚,栽插后淋足定苗水,确保薯苗成活率。薯苗返青后至封垄前,可进行1次中耕除草。在栽插后50d左右进行一次开垄大培土,在将泥土覆盖回垄时,尽量将茎蔓基部覆盖好,可预防蚁象的危害。培土后将薯蔓均匀放回原处。春植与冬植薯可延迟15~30d进行大培土。

  (四)施肥追肥,合理用水

  宜使用商品有机肥,不宜使用未腐熟农家肥。按照减氮、稳磷、增钾,基肥为主、追肥为辅,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的原则施肥。底肥:每kg土壤速效氮低于20~30mg时,每667m2施纯氮5~15kg作底肥,高于80mg时可不施氮肥。每kg土壤速效磷低于20mg时,每667m2施五氧化二磷5kg作底肥,高于50mg时可不施磷肥。每kg土壤速效钾低于30mg时,每667m2施氧化钾20kg,每kg土壤速效钾为30~100mg时,每667m2施氧化钾10~20kg,超过150mg时可不施钾肥。促苗肥:在栽插后15~20d,薯苗成活时追施速效氮肥,每667m2用尿素5~8kg,若薯苗青绿较壮,可免施促苗肥。促薯肥:结合开垄培土施促薯肥,每667m2施用硫酸钾20kg~30kg,氮肥10~15kg,或折合等量肥效的复合肥。适宜的土壤水分为田间持水量的60%~80%。

  薯苗栽插后,晴天应浇水护苗,连续进行2~3d,直至成活;结薯期,干旱时灌浅水;薯块盛长阶段,干旱及时灌跑马水,灌水深度为垄高的1/3;收获前20d应停止灌水;遇涝及时排清田间渍水。

  (五)适期收获,合理贮藏

  夏秋薯适宜收获时间为栽插后120d左右,春植、冬植的收获时间延迟1~2个月。可根据市场需求,薯块长到适宜大小时分批收获上市,或收获贮藏;应选晴朗天气收获,忌雨天低温收获。

  可采用甘薯专用机械收获犁收获,人工捡拾。人工收获时,注意从垄面一侧挖起,防止刨伤。选择塑料周转箱或纸皮箱装运,防止破损。收获时,要做到轻挖、轻拿、轻运和轻放,减少薯块损伤,以延长薯块的存放时间,同时要剔除破损及有病虫危害过的薯块。

  甘薯收获后短时存放的,可不经预处理,但必须在阴凉、通风、清洁、卫生的条件下保存。长期贮藏时,贮藏的最适温度为13℃~15℃,相对湿度为85%~90%,库中二氧化碳含量超过3%时应及时通风换气。